葛宁贵 | 道医仁心:唐道士(二)

发布日期:2024-09-09 16:10    点击次数:68

图片

道医仁心:唐道士(二)

文/葛宁贵

宁波北仑有座仙山叫灵峰山,山上有灵峰寺,是浙东唯一道佛合一的寺庙,也是七十二座小灵峰的祖庙,相传是唐道士先祖小仙翁葛洪传道练丹地之一。四月初十是小仙翁的生日,每年阴历四月初一到初十,是纪念葛洪的香期。永历五年,唐道士受灵峰寺方丈邀请前往寺里,为正月初九玉皇诞辰日给命带华盖者传度赠道名。到了四月初一由唐道士设坛作法,众信徒便在寺内坐夜、点庚申灯、取丹井仙水、请葛牒、顶牒、朝圣母。香期结束唐道士留在灵峰山修行,至九月初才来到镇海渊德观看望师傅。那知师傅竟云游去了。并留言:“乱世下山救世,盛世归隐深山”,才知清军已攻陷舟山,师傅去寻找好友南明鲁王朱以海了。唐道士步出道观,准备牵脚驴回乡,发现门边有一面黄肌廋的妇人,倚在山门高高的门槛上,怀中抱着的小男孩却昏昏沉睡。看到唐道士,两眼现出求助的眼神。他便上前用手摸了一下男孩的额头,感觉额头滚烫,且身体微微颤抖着,神智不清,确认是发热高烧。一测脉象多为浮紧、浮滑,知是恶寒发热。即取出一管银针,针刺大椎穴、风池穴、合谷穴、曲池穴,刺激穴位来调节气血、平衡阴阳。然后又至中药堂,配了柴胡、黄芩、人参、半夏清、甘草炙、生姜切,大枣擘七味中药,入观烧煮。喂罢汤药,男孩神智清醒,可妇人却面色苍白,有气无力,唐道士知是饥饿所至,遂从布袋葛布巾内取出二只松花饭团给了她,顺便打听起缘由。妇人称路遇强人,包裹被抢,已有二天粒米未进,一口山东兖州府口音。唐道士曾与师傅出游寻真问道到过兖州,也待过一段时间,自然听得出来。唐道士取出一红小袋“永历通宝”递给妇人,准备回家。那知妇人却拒收铜钱,竟双膝跪地一把拉住道袍,连声哀求:“道长能否让我母子到观里暂住几日,俟小孩病愈战乱平息再回故乡?”唐道士猜想她母子肯定与南明鲁王有关,兵荒马乱清兵也在追捕南明溃兵败将,孤儿寡母,恐有不测。恻隐之心被深深触动,遂一口应允,抚妇人与小孩上驴,自己牵驴步行。因躲避清兵盘查,光走偏僻小路,漫漫迤逦,足足走了九个时辰才回到小汀村。路上妇人也告诉唐道士,她叫高婉彤,二十岁,丈夫是朱以海摩下武将,也姓朱。此时唐道士父亲已故,小妹也已出阁多年,家里唯仅老母亲一人。时年唐道士年届不惑,却是童子身,实为母亲心病,看到儿子带来一年轻美貌少妇且有一黄口小儿,不禁大喜。忙烧饭煮菜,烧水待浴。又至偏房整理,抱来稻草放入大床铺为垫子,覆以草席,摊薄褥,崭新被枕籍其上。一声声亲切的“大妈”,一句句稚嫩童声的“奶奶”,让母亲喜笑颜开,整晚一足榻上,一足垂履,不忍离开。而唐道士却放下一袋铜钱,牵着脚驴去了梢场。梢场位于梁皇山(古称桐柏山)中,东濒潇水,西倚西峰落山蛇,与隔溪东峰剑劈山两峰对峙,北靠阿弥岭,金钟岩,诸峰环峙,状若城廓。四周林木葱茏幽翠曲径通幽,将梢场三间瓦屋隐于幽幽密林中,是一处隐藏在喧嚣中的修行秘境。据传为三国时仙翁葛玄所建,后葛洪在山上炼丹,也经常在此栖居,梢场也成了唐道士修炼道家经典,领悟道法真谛的地方。年关将至,唐道士从师傅处得知南明鲁王朱以海早在舟山失陷前,便由张名振、张煌言陪同下,赴厦门依靠郑成功,暂住金门。便轻装简从先去探问,以便送母子俩回去。足足行走了13天才找到朱以海在金门的驻地。因郑成功不满朱以海大敌当前还与隆武帝自相残杀,削弱了抗清的力量,对其漫不经心。朱以海也知趣已自去监国称号,身边只有旧臣王忠孝、沈佺期二人。听了唐道士的表述面露难色,只告知高婉彤丈夫——年轻的朱将军已于舟山横水洋战死,其妻儿也不宜来金门,便拿了一些细软打发唐道士。回来后,唐道士便将上述情况说与高婉彤,不曾想她面无表情只长长地叹了一口气,说:“大厦已倾,途殊群分,罢了,罢了!”然后将一包细软悉数交与道士母亲,眼角下垂,嘴角挂着悲伤的微笑,说:“山东也回不去了,以后请求将我当女儿罢。”从此就一直住在小汀塘家,儿子也改名为葛从朱。十五年后,葛从朱成家,年届三十五岁的高婉彤束发盘髻、身穿肥大宽松立领的青布长大褂,腿扎白色的长简袜,脚蹬黑色的广口鞋,出现在梢场。此后一直陪同唐道士唯道是务,拜忏诵经,燃灯烧香,不务杂尘。

(待续)

图片

作者简介:

葛宁贵,1963年出生,大专文化,宁海县作家协会会员,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会员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  • 上一篇:随笔:好时光都在热气腾腾的生活里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  • 相关资讯